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2025年人文经济学苏杭双城对话活动举行,共探“人工智能时代人文经济与价值追求”新路径

来源 : 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     作者 : 田盛     时间 : 2025-11-19

IMG_2176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文经济学的重要论述,深化苏杭两地在该领域的学术协同与实践联动,加快构建人文经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11月17日,“2025年人文经济学苏杭双城对话活动”在苏州市会议中心举行。

本次活动由我校和浙江大学、苏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联合主办,以“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经济与价值追求”为主题,汇聚浙江、江苏两地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及文化企业百余位专家、实务工作者与青年学者,共话理论前沿、共享实践经验、共绘发展图景。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文史研究馆馆长王永昌,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社科联主席曲福田,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海峰,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洁,苏州大学校长张桥,我校党委副书记杨政,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唐杰等出席活动。开幕式由苏州大学副校长张正彪主持。

IMG_2192

王永昌指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创新成果,苏杭两地有责任在研究阐释方面走在前列。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新挑战,两地要以人文精神为科技“立心”,探索智能体时代人文经济新形态,抢占技术与产业融合新高地,共绘中国式现代化人文经济新图景。

IMG_2193

曲福田提出,人文经济学是立足中国实践的新思想。他认为,苏杭双城作为“人文经济先行者”,应携手深化合作,共同探索人文与经济融合的清晰路径,为全国提供先行经验。江苏省社科联将全力支持省内高校与浙江兄弟院校深化合作,搭建高水平研究平台,推动人文经济学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再上新台阶。

IMG_2191

黄海峰指出,人文经济学是时代需要的产物,是对时代课题的积极应答,并分享了杭州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探索人文经济学“以人文之脉浸润人工智能之魂、以人文之慧激活数字经济之潮、以人文之美汇聚未来发展之力”的三大实践特色。面向未来,杭州愿与苏州携手,坚守人文温度、拥抱智能向善,共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苏杭智慧”和“江南样本”。

IMG_2190

金洁表示,苏州作为江南文化代表城市,在2500多年发展中形成了特有的人文优势。自人文经济学重大命题提出后,苏州形成了一批重要理论成果。未来,苏州将积极借鉴杭州在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融合方面的宝贵经验,携手在人工智能时代共同探索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径,为中国特色人文经济学的繁荣发展提供生动的城市样本。

IMG_2174

张桥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扎根苏州的高校,学校深感责任重大,迅速响应并全力推进人文经济学研究。此次苏杭双城对话恰逢其时,期待从两地实践中提炼人文密码,深入研究人文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课题,以新时代“苏杭双城记”为中国式现代化地方实践树立标杆、贡献智慧。

IMG_2175

杨政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扎根千年古城、传承百年文脉的地方高校,杭师大努力把人文底蕴转化为解读“人文驱动发展”的理论资源,将杭州丰富的实践样本凝练为可资借鉴的发展智慧,以跨文化研究的广阔视野拓展人文经济学的全球对话维度。希望以此次苏杭双城对话活动为新起点,携手各方深入推进人文经济学的研究与实践。

活动现场发布了苏州大学在构建人文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方面取得的成果、苏州市人文经济学研究及研学路线、杭州在人文经济实践中的典型案例。

IMG_2177

为推动理论研究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四所主办高校联合发布《人文经济学研究与实践的苏杭倡议》,倡导共建共享、协同创新的人文经济新范式。

主旨演讲环节由杭州市社科联(院)党组书记、主席(院长)周国如主持。浙江省社科联名誉主席、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盛世豪教授,浙江大学人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教授罗卫东,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守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教授赵剑英,江苏社科名家、我校特聘教授任平,依次分享了对人文经济学研究与发展的思考。

IMG_2180

当天下午,两场平行分论坛同步举行。来自四所主办高校和南京师范大学、苏州科技大学、苏州城市学院、浙大城市学院、苏州市社科院等苏杭两地的青年学者围绕人文经济学的理论深化和实践拓展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

作为同享“人间天堂”美誉的苏州与杭州,不仅地理相邻、文脉相承,更在新时代肩负着探索人文经济深度融合的历史使命。双方将以本次对话为新起点,持续深化联合研究、协同育人与成果转化,推动人文底蕴与经济动能的深度融合,加快形成学理化、体系化、标识化的“苏杭经验”,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注入强劲的“双城力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电话:0571-28865730  邮箱:xcb@hznu.edu.cn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

杭州师范大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