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我校联合主办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平行会议

来源 : 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     作者 : 成睿     时间 : 2025-09-22

9月22日上午,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杭州盛大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本届大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中国科学院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承办。作为十年一届的盛会,这是其首次落地亚洲,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参与范围最广的一届盛会—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000名代表齐聚杭州,围绕全球生物圈保护区治理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深入交流,共同谋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B)未来十年战略布局。

1


9月23日,作为本次大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湿地可持续发展”平行会议举行。会议由我校联合温州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东调查规划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中国湿地博物馆、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杭州市湿地保护协会及浙江马云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众多全球专家学者、政府代表、企业与公益组织代表汇聚一堂,围绕“城市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展开深度对话,为大会发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2026—2035)》贡献实践方案,为推动全球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2


开幕式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司副司长杨锋伟,浙江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永胜发表致辞,深刻阐释湿地的生态价值与战略意义。他们指出,湿地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坚固“屏障”,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灵敏“调节器”,也是提升城市韧性的可靠“缓冲带”,在筑牢生态根基、守护发展韧性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溪湿地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科学规划为引领、智慧技术为支撑,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与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升级,为城市生态系统稳定筑牢基础,让湿地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见证。

3


会议特邀报告环节由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全省湿地智慧监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张杭君教授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东调查规划院党委委员、湿地监测评估处处长张现武共同主持,嘉宾阵容涵盖国际组织、高校、地方政府及科技企业,呈现“全球经验+中国案例+技术创新”的立体对话格局。

4


国际红树林中心秘书长鲍达明以“中国国际湿地城市保护管理实践”为题,加拿大女王大学史蒂夫·洛希德教授以“利用环境DNA进行水生环境生物监测的新视角:以圣劳伦斯河与安大略省东部为例”为题,世界自然基金会湄公河办公室马克·戈伊霍特先生以“健康与联通河流对气候韧性与防灾减灾的益处:以湄公河为例”为题带来了全球经验分享;而杭州市湿地保护协会陈勤娟会长、温州生态园管理委员会董群策副主任、福建师范大学王维奇教授、重庆大学袁兴中教授分别以杭州、温州、福州、重庆为例进行中国本土实践交流,他们分享了四座城市在湿地生态修复、功能提升、文旅融合等方面的特色经验,其中“西溪模式”的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协同路径成为关注焦点;海康威视自然资源行业总监王亮则带来科技赋能方案,介绍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湿地智慧监测中的创新应用,包括实时生态指标预警、生物活动轨迹分析等,为湿地管理“降本提效”提供技术支撑。

平行会议获得主流媒体高度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浙江分社、中国日报社、新华社、中国科学报、浙江卫视、浙江省国际传播中心、杭州网等平台纷纷予以报道,将全球湿地治理对话成果与中国实践经验向国内外广泛传播。

作为联合主办方与学术支撑单位,我校在会议筹备与学术研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学校依托“全省湿地智慧监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汇聚跨学科人才团队,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在湿地智慧监测技术体系构建、生态功能系统性提升及近自然修复模式创新等关键难题上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不仅为本次会议提供学术支撑,也为浙江省湿地保护事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平台。

此次平行会议的举办,不仅搭建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全球湿地治理理念与技术的碰撞融合,也进一步推广了以“西溪模式” 为代表的中国湿地保护经验,为发展中国家城市湿地治理提供参考,同时还进一步为学校学科发展注入新动能。

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相关学科优势,深化与国际组织、海内外高校及地方政府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进程,在湿地智慧监测、生态修复技术研发、跨区域协同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为《2026-2035年MAB 战略与行动计划》落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更多“师大智慧”与“师大力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电话:0571-28865730  邮箱:xcb@hznu.edu.cn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

杭州师范大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