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不断取得务实成效,教育部启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学校积极响应,“揭榜挂帅”,入选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机制改革试点单位;人文学院入选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院系。
学科专业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在教育强国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2023年教育部会同四部委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明确优化调整高校学科专业布点。近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更是对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作出系统部署。
学校高度重视此次改革试点,高位推进相关工作,强化系统观念,精准把准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围绕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施方案,相继印发了《杭州师范大学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本科专业设置、建设与评估》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需求为牵引,主动对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按照“四新”要求和国家战略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需求,调整优化升级学校 20%左右的学科专业。同时,学校坚持导向原则,聚焦浙江“415X”,杭州市“315”产业需求,建立以适配度、贡献度为导向的专业建设监测评价制度和专业内涵更新机制,构建本科专业与区域发展相适应匹配度模型,并建立对应的监测平台和质量监测机制,致力于实现学科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链有机衔接,形成若干优势学科专业集群,构建多学科协调发展、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此外,学校持续优化评价体系,实施目标达成度评价,以清单化方式推进试点改革任务,对试点方案进行跟踪评价,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成效常态化监测,不断完善学科专业建设,努力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朝气蓬勃、追逐梦想的时代新人。
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一号工程”。近年来,学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扎实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支持学院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和水平。
学校统筹各方资源支持人文学院成功申报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院系。人文学院在校党委领导下,以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为载体,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构建“德育为先、五育融通、协同赋能”的育人新生态,传承首任校长经亨颐先生“五育并举”的理念,将德育贯穿至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全过程,利用技术赋能开展多场景育人实践,形成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造特色化育人新生态;塑造“品牌化铸魂、贯通式思政、跨学科协同”的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育人新格局,以“浙里望道”、文艺批评、校园戏剧、经典阅读、行走的思政课、青春榜样宣讲等品牌为思政载体,探索课程讲授、文化熏陶、实践体悟、价值内化为一体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打造思政育人浙江样板;打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工作保障体系,以推进大学生人格健全为目标,依托学工体系、心理健康服务及教学科研资源,优化学生事务通报、家长意见征集与校内协同研判流程,实现学业发展共商、心理建设共育、生涯规划共谋,形成学校主导、家庭参与和社会支持的育人保障体系。
长期以来,学校在改革试点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已承担教育部复合型高中教师培养改革试点、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试点、教育部新文科试点和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发展改革试点等多项工作。同时,学校为适应区域发展需求,主动承担杭州足球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杭州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杭州动漫人才和文创人才培养等任务。此次入选,学校将深刻把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对照《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点和试点工作部署,全面把握试点改革的工作重点,科学谋划试点任务、进度安排、交账成果、工作保障,以钉钉子精神推进改革,自觉做好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相关工作,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电话:0571-28865730 邮箱:xcb@hznu.edu.cn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
杭州师范大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