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下午,学校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发展现场办公会,总结过去一年学院建设发展情况,协调解决学院建设发展重点难点问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校党委书记郭东风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和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使命引领,锚定建设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完善“大思政课”育人格局,着力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校党委副书记杨政主持会议。校党委副书记应飚、副校长黄兆信出席会议。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郭东风对过去一年全校“大思政课”建设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他指出,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将思政教育作为战略性工程全面推进,聚焦“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布局,出台系列政策制度,配齐建优思政教师与辅导员队伍,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持续完善“三全育人”格局,形成共建共讲“大思政课”的强大合力,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郭东风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高校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项重要安排。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好“大思政”课程,是高校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事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目标的实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坚持使命引领,向内求、向外看、向前走。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马院建设的系列部署要求,把马院建设发展纳入全校“十五五”规划谋划重要内容,对标对表全国重点建设马院标准要求,以争创省“马克思主义学院培优计划”为目标,进一步梳理解决制约马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难题堵点问题,以长期主义者的定力和韧劲,不断推动学院和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要坚持守正创新,破难点、疏堵点、树亮点。强化学科引领,坚持整体规划、分层建设,紧紧围绕学科评估、博士点申报和国家级人才引育、平台打造、成果培育,创新体制机制,着力破解发展难点;紧紧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创新理念思路载体,着力打通发展堵点;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机制试点改革、“大美育”课程建设、“人工智能+思政”探索、“行走的思政课”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创优等方面,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着力打造特色亮点。要坚持实干争先,强党建、促协同、重担当。持续强化党建引领,深入实施“培根铸魂强基”工程,确保马院党建工作始终走在全校前列。持续强化部门、学院等各方协同,深化“项目化运作、清单化管理、责任制落实”工作机制,更好形成工作合力。持续加强教育管理,坚持引育并举、专兼结合,加强实践锻炼,完善制度安排,着力打造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教师队伍,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郭东风表示,学校党委将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马院建设和思政工作,全面落实各项支持保障政策,为马院和全校思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杨政在主持讲话中强调,要坚决扛起主体责任,不断完善工作格局,确保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奋力开创学校思政课建设新局面。应飚从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建设发展、青年学术骨干成长等方面作分享交流。黄兆信围绕马克思主义学科学位点建设、教学评价等提出意见建议。
会上,宣传部负责人汇报2024年学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座谈会暨“大思政课”建设推进会以来,牵头深化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汇报学院建设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设想。人事处、学工部、研工部、教务处、团委等部门负责人汇报各自任务落实情况。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吴宗伟、经济学院辅导员汪凯达、阿里巴巴商学院教师金贵朝先后作交流发言。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学校思政课教师代表、辅导员代表以及专业课教师代表等参会。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电话:0571-28865730 邮箱:xcb@hznu.edu.cn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
杭州师范大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