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我校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名誉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联合国创意经济顾问范周教授作客明远讲堂,与师生畅谈“AI时代数字文化产业的新业态与新趋势”。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胡绍华出席并主持。
范周教授详细阐述了人类三次文明转折,尤其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文明时代对我们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他提出三个核心问题:AI是工具还是革命?我们如何面对这一变革?AI时代对我们的社会、行业和生活将产生哪些深远影响?他指出,尽管AI在多领域已取得显著成就,但其更多是一种基于统计数据的高效模拟,而非认知本质上的突破。因此,未来智能研究应将AI的统计优势与人类的理论能力相结合。
谈及2月21日 DeepSeek大模型开源这一标志性事件,范周教授强调,大模型开源不仅降低AI研发门槛、推动技术创新和生态繁荣、实现AI技术民主化,还能快速应用于各行业场景,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同时,他也指出,部分地方在接入 AI 大模型时,存在缺乏系统性思考与论证的情况,盲目简单部署极易引发资源浪费、可信度风险、数据安全隐患以及系统脆弱性等问题。
讲座中,范周教授通过大量丰富的案例和数据,深入浅出地剖析了AI时代的特征和趋势,探讨了AI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通过假设不同职业场景,详细阐述了AI如何赋能这些行业,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质量、降低成本。他举例了《杭州新闻联播》采用AI主播播报,形象逼真且零失误,引发关注。AI在传媒业还应用于内容生成、推荐等,助力行业创新。他谈到,AI技术也正在深刻改变着教育领域,比如智能教材按需生成,个性化学习助手定制计划,自动测评与批改系统准确高效等等,这些应用不仅提升了教学针对性,还极大提高了批改效率,助力教育创新发展。范周教授还重点提及了近来影视产业领域热门的微短剧,“我个人认为微短剧是一个新业态,它具有纪实性和多样的最新表达方式”,强烈呼吁青年朋友一定要关注微短剧、抓住时代风口、捕捉住这个新兴业态。
讲座尾声,范周教授针对“AI替代人工”这一热点话题进行了分析。他指出,AI确实对传统工作流产生了冲击,但AI真正取代的不是人类,而是“不会使用AI的人类”,未来智能时代更需要各行业经验丰富、基础扎实且能应用AI的人才。
在两个小时的报告中,现场座无虚席,反响热烈。此次讲座提供了对AI时代数字文化产业及各行业发展的全面深入理解,鼓励师生积极拥抱AI技术变革,提升自身能力,以适应未来智能时代的发展需求。
相关学院青年教师、研究生代表,宣传部、文传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讲座。杭州日报微博和抖音、中国网+等5个平台进行同步直播,直播观看量达137.25万。
范周教授长期从事文旅政策、区域经济、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重大重点项目10余项,深度参与多项国家文化规划、战略及政策的制定与起草工作。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电话:0571-28865730 邮箱:xcb@hznu.edu.cn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
杭州师范大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