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学校举行“明远讲堂”十一月讲座

来源 : 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     作者 : 文字:成睿 图片:谢陈瑜     时间 : 2022-11-23

11月23日下午,学校举行“明远讲堂”十一月讲座。校党委副书记方亮出席并主持。我校资深教授、人文学院沈松勤应邀与青年教师和部分研究生漫谈人文学者的知识结构与素养。

1111

讲座现场


2020年11月,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随后,《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相继出台。加快新文科的振兴与发展,加快学校创一流的步伐,都需要学校教师队伍不断加强学术研究。

“‘文’指文学,‘经’指经学、宋代的经世之学、哲学,‘史’指人类的各项实践活动所构成的历史,史学。"沈松勤开宗明义表示,"‘文欲肆’‘经欲精’‘史欲博’是宋人叶适追求的理想的知识结构,也是我结合宋代士大夫知识结构与社会角色,对人文学者的知识结构和素养的思考。”他分析了人文学者学术研究“大题大作”“小题大做”“小题小作”“大题小作”的四种境界,并强调,做学问必须有所专精,如果只是泛泛浏览,游骑无归,只能成为“横通”而已。但是专精必须建立在广博的基础上,如果根基浅薄,而即求专精,在一个狭小范围内徘徊探索,即便能写出一两篇像样的论文,略有成就,以后也难以再向深广处发展。

沈松勤强调,治学贵有才、学、识三长,阅读是通向这三长的基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知识结构,不仅要地毯式地泛读,也要精读经典,走进大师的心灵世界。“我建议所有的文理科老师都要加强自然辩证法的学习,这对加强自身逻辑思维有很大益处。”沈松勤还从培养逻辑思辨、坚持守正创新、通古今之变三个层面畅谈了人文学者需要具备的学术素养。

2222


沈松勤的讲座内容丰富,学术性、操作性都强,大量文献资料娓娓道来,语言深入浅出,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人文学院青年教师范丹妮说道:“沈教授的讲座信息量很大,他坦诚的分享了自己的治学经验,对我今后的研究和学习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这次讲座收获很大。”

办公室、宣传部、科研处、研究生院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一同聆听讲座。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电话:0571-28865730  邮箱:xcb@hznu.edu.cn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

杭州师范大学官方微信